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
教通字〔2018〕97号
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
关于举办学校2019年(第四届)大学生
计算机设计大赛的通知
各教学院系:
为进一步激励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、技术、技能的兴趣和潜能,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,积极推进我校实践教学的改革,向全省、全国主办的“2019年(第11届)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”推荐优秀作品,经研究决定,举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(第四届)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组织机构
主办单位:教务处
承办单位:现代教育技术中心
二、参赛方式
1.参赛对象:在校本、专科学生。
2.参赛方式:个人或自由组队(不超过3人)报名。
3.比赛时间:2019年3月23日。
4.奖项设置: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。
三、大赛内容
大赛作品内容共分:
1.软件应用与开发。
2.微课与教学辅助。
3.物联网应用。
4.大数据。
5.人工智能。
6.信息可视化设计。
7.数媒普通组(主题:海洋世界)
8.数媒专业组(主题:海洋世界)
9.数媒动漫游戏(主题:海洋世界)
10.数媒微电影(主题:1911年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)
11.数媒民族元素(中华服饰、手工艺、手工艺品、建筑)。
各分类说明:
1.软件应用与开发类。
包括以下小类:
(1) Web 应用与开发。
(2)管理信息系统。
(3)移动应用开发(非游戏类)。
(4)算法设计与应用。
说明:
(1)每队参赛人数为1-3人。指导老师不多于2人。
(2)每位作者在本类(组)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。
2.微课与教学辅助类。
包括以下小类:
(1)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类课程微课(或教学辅助课件)。
(2)中、小学数学或自然科学课程微课(或教学辅助课件)。
(3)汉语言文学(古汉语、诗词曲赋、散文等,内容限在 1911 年前)微课(或教学辅助课件)。
(4)虚拟实验平台。
说明:
(1)微课为针对某个知识点而设计,包含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环节。要有完整的某个知识点内容,既包含短小精悍的视频,又必须包含教学设计环节。不仅要有某个知识点制作的视频文件或教学,更要介绍与本知识点相关联的教学设计、例题、习题、拓展资料等内容。
(2)“教学辅助课件”小类是指针对教学环节开发的课件软件,而不是指课程教案。
(3)课程教案类不能以“教学辅助课件”名义报名参赛。如欲参赛,应进一步完善为微课类作品。
(4)虚拟实验平台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进行设计、支持完成某种实验为目的、模拟真实实验环境的应用系统。
(5)每队参赛人数为1-3人。指导老师不多于2人。
(6)每位作者在本类(组)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。
3.物联网应用类
包括以下小类:
(1)城市管理。
(2)医药卫生。
(3)运动健身。
(4)数字生活。
(5)行业应用。
说明:
(1)城市管理小类作品是基于全面感知、互联、融合、智能计算等技术,以服务城市管理为目的,以提升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为宗旨,形成某一具体应用的完整方案。例如:智慧交通,城市公用设施、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监控,城市应急管理,城市安全防护,智能建筑,文物保护和数字博物馆。
(2)医药卫生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,实现智能化医疗保健和医疗资源的智能化管理,满足医疗健康信息、医疗设备与用品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。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:医院应用如移动查房、婴儿防盗、自动取药、智能药瓶等。家庭应用如远程监控、家庭护理,如婴儿监控、多动症儿童监控、老年人生命体征家庭监控、老年人家庭保健、病人家庭康复监控、医疗健康监测、远程健康保健、智能穿戴监测设备。
(3)运动健康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,以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大众健身质量为目的,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:运动数据分析、运动过程跟踪、运动效果监测、运动兴趣培养、运动习惯养成以及职业运动和体育赛事的专用管理训练系统和设备。
(4)数字生活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,通过稳定的通信方式实现家庭网络中各类电子产品之间的“互联互通”,以提升生活水平、提高生活便利程度为目的,包括如下方面:各类消费电子产品、通信产品、信息家电以及智能家居等方面。鼓励选手设计和创作利用各种传感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、满足生活需求的作品。
(5)行业应用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,解决某行业领域某一问题或实现某一功能,以提高生产效率、提升产品价值为目的,包括如下方面:物联网技术在工业、零售、物流、农林、环保以及教育等行业的应用。
(6)作品必须有可展示的实物系统,作品提交时需录制系统演示视频(5分钟-8分钟)及相关设计说明书,现场答辩过程应对作品实物系统进行功能演示。
(7)每队参赛人数为1-3人,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。
(8)每位作者在本类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。
4.大数据类
包括以下小类:
(1)大数据方案设计。
(2)大数据应用系统。
说明:
(1)大数据方案设计小类作品,应基于数据科学与数据思维,针对某一领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。作品必须以数据为依据,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,并以此提出一套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案。作品以方案论证报告为主要提交形式,并以数据来源和相关处理程序为附件。报告主要内容包括:数据来源、问题背景、数据分析、解决方案等。作品可涉及以下领域:
①环境与人类发展大数据(气象、环境、资源、农业、人口等)
②城市与交通大数据(城市、道路交通、物流等)
③社交与电商大数据(舆情、电商、兴趣爱好、自然语言处理等)
④金融与法律大数据
⑤生物与医疗大数据
⑥文化与教育大数据(教育、艺术、文化、体育等)
(2)大数据应用系统小类作品,应针对某一领域的问题,形成一套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软件系统,或是针对特定问题对大数据技术的优化与改进。作品需要有完整的方案设计与代码实现,撰写相关文档,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:作品应用场景、设计理念、技术方案、作品源代码、用户手册、作品功能演示视频等。本类作品必须有具体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,编写相关程序,现场答辩时,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演示。作品可涉及以下领域:
①环境与人类发展大数据(气象、环境、资源、农业、人口等)
②城市与交通大数据(城市、道路交通、物流等)
③社交与电商大数据(舆情、电商、兴趣爱好、自然语言处理等)
④金融与法律大数据
⑤生物与医疗大数据
⑥文化与教育大数据(教育、艺术、文化、体育等)
⑦大数据技术及其优化(数据治理、管理、分析等)
⑧数据可视化(针对可视化工具本身的优化与改进)
(3)大数据类参赛对象专业不限,每队参赛人数为1-3人,挑战类每队为1-5 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。
(4)每位作者在本类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。
5.人工智能类
包括以下小类:
(1)人工智能方案设计。
(2)人工智能应用系统。
说明:
(1)人工智能方案设计小类作品,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与思想,针对某一领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。作品必须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手段,提出系统详细的解决方案与设计步骤。系统必须具有可行性,且不带有科幻色彩。作品以方案论证报告为主要提交形式,并以相关数据、依据文件、辅助处理程序等为附件。报告主要内容包括:问题背景、算法依据、技术路线、可行性分析、系统详细设计、系统交互设计、系统功能演示等。作品可涉及以下领域:
①智能城市与交通(包括无人驾驶)
②智能家居与生活
③智能医疗与健康
④智能农林与环境
⑤智能教育与文化
⑥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
(2)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小类作品,需要有完整的方案设计与代码实现,撰写相关文档,主要内容包括:作品应用场景、设计理念、技术方案、作品源代码、用户手册、作品功能演示视频等。本类作品必须有具体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,现场答辩时,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演示。作品可涉及以下领域:
①智能城市与交通(包括无人驾驶)
②智能家居与生活
③智能医疗与健康
④智能农林与环境
⑤智能教育与文化
⑥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
⑦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
⑧自然语言处理
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法研究
⑩机器学习方法研究
(3)人工智能类参赛对象专业不限,每队参赛人数为1-3人,挑战类每队为1-5 人,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。
(4)每位作者在本类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。
6.信息可视化设计类
包括以下小类:
(1)信息图形设计。
(2)动态信息影像(MG 动画)。
(3)交互信息设计。
(4)数据可视化。
说明:
(1)信息图形指信息海报、信息图表、信息插图、地图、信息导视或科普图形。
(2)交互信息设计指基于电子触控媒介的界面设计,如交互图表以及仪表板设计。
(3)动态信息影像指以可视化信息呈现为主的动画或影像合成作品。
(4)数据可视化是指基于编程工具/开源软件(如Python,JavaScript,Processing 等)或数据分析工具(如Matlab,Tableau 等)等实现的数据可视化。
(5)上述4 类作品均需要提供完整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的说明,特别是需要说明设计思想及现实意义,作品均需要提供原文件。
(6)该类别要求作品具备艺术性、科学性、完整性、流畅性和实用性。
(7)作者需要对参赛作品的信息数据来源的真实性、科学性与可靠性提供备注。
(8)数据可视化作品需要提供完整的方案设计与代码实现,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:作品应用场景、设计理念、技术方案、作品源代码、作品功能演示等。
(9)每队参赛人数为1-3人,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。
(10)每位作者在本类(组)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。
7.数媒类普通组
参赛主题:海洋世界。
内容分5个方面: 海洋生物、海洋矿藏、海洋探索、海洋环保、海洋开发。
引导学生关注海洋,了解海洋,利用海洋,保护海洋。与此同时,给参赛者提供想象、创新、创意、创作空间。
包括以下小类:
(1)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。
(2)交互媒体设计。
(3)DV影片。
(4)环境设计。
(5)工业产品设计。
说明:
(1)数字媒体设计类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。
(2)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,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。
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,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。
(3)数媒普通组与数媒专业组的划分见“8.数媒类专业组”的“说明(3)”所述。
(4)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,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专业组作者清单所述专业,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竞赛。
(5)交互媒体设计,需体现一定的交互性与互动性,不能仅为版式设计。
(6)每队参赛人数为1-3人,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。
(7)每位作者在本类(组)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。
(8)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(组)中,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,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,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。
(9)环境设计的含义限指有关空间形象设计、建筑设计、室内环境设计、装修设计、景观园林设计、景观小品(场景雕塑、绿化、道路)设计等。
(10)工业产品设计的含义限指传统工业产品设计,即有关生活、生产、运输、交通、办公、家电、医疗、体育、服饰的工具或设备等工业产品设计。
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,包括产品名称、效果图、细节图、必要的结构图、基本外观尺寸图、产品创新点描述、制作工艺、材质等,如有实物模型更佳。要求体现创新性、可行性、美观性、环保性、完整性、经济性、功能性、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。
8.数媒类专业组
参赛主题:海洋世界。
内容分5个方面: 海洋生物、海洋矿藏、海洋探索、海洋环保、海洋开发。
引导学生关注海洋,了解海洋,利用海洋,保护海洋。与此同时,给参赛者提供想象、创新、创意、创作空间。
包括以下小类:
(1)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。
(2)交互媒体设计。
(3)DV影片。
(4)环境设计。
(5)工业产品设计。
说明:
(1)数字媒体设计类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。
(2)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,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。
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,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。
(3)专业组作者清单:
①艺术教育
②广告学、广告设计
③广播电视新闻学
④广播电视编导、戏剧影视美术设计、动画、影视摄制
⑤计算机数字媒体类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方向
⑥服装设计、工业设计、建筑学、城市规划、风景园林
⑦数字媒体艺术、数字媒体技术
⑧美术学、绘画、雕塑、摄影、中国画与书法
⑨艺术设计学、艺术设计、会展艺术与技术
⑩其它与数字媒体、视觉艺术与设计、影视等相关的专业
(4)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,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面所述专业,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竞赛。
(5)交互媒体设计,需体现一定的交互性与互动性,不能仅为版式设计。
(6)每队参赛人数为1-3人,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。
(7)每位作者在本类(组)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。
(8)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(组)中,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,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,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。
(9)环境设计的含义限指有关空间形象设计、建筑设计、室内环境设计、装修设计、景观园林设计、景观小品(场景雕塑、绿化、道路)设计等。
(10)工业产品设计的含义限指传统工业产品设计,即有关生活、生产、运输、交通、办公、家电、医疗、体育、服饰的工具或设备等工业产品设计。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,包括产品名称、效果图、细节图、必要的结构图、基本外观尺寸图、产品创新点描述、制作工艺、材质等,如有实物模型更佳。要求体现创新性、可行性、美观性、环保性、完整性、经济性、功能性、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。
9.数媒动漫游戏类
主题:海洋世界
内容分5个方面: 海洋生物、海洋矿藏、海洋探索、海洋环保、海洋开发。
引导学生关注海洋,了解海洋,利用海洋,保护海洋。与此同时,给参赛者提供想象、创新、创意、创作空间。
包括以下小类:
(1)动画。
(2)游戏与交互。
(3)数字漫画。
(4)动漫衍生品(含数字、实体)。
说明:
(1)每队参赛人数为1-5人,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。
(2)每位作者在本类(组)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。
(3)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(组)全国决赛中,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,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,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。
10.数媒微电影类
主题:1911年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。
包括以下小类:
(1)微电影。
(2)数字短片。
(3)纪录片。
说明:
(1)参赛主题为1911年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:
①自然遗产、文化遗产、名胜古迹
②歌颂中华大好河山的诗词散文
③优秀的传统道德风尚
④先秦主要哲学流派(道/儒/墨/法等)与汉语言文学
⑤国画、汉字、汉字书法、年画、剪纸、音乐、戏剧、戏曲、曲艺
(2)本大类作品的核心是弘扬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”主题,凡符合这一主题的作品,都应该也必须投报此赛事。
(3)若有故事情节的,无论是否完整,主题内容、情节均严格限在1911年前,人物、服饰、道具等应与作品主题、内容相符。作品既可由真人出演,也可采用动画、皮影等方式制作。
(4)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应报赛微电影,故事情节不完整的应报赛数字短片。
(5)自然遗产、文化遗产、名胜古迹等若没有故事情节穿插、不需要演员表演的,可拍成纪录片报赛。
(6)各小类作品时长不得超过10分钟。
(7)每队参赛人数为1-5人,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。
(8)每位作者在本类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。
(9)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全国决赛中,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,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,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。
11.数媒民族元素类
(参赛主题:中华民族服饰、手工艺、手工艺品、建筑)
包括以下小类:
(1)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。
(2)计算机动画。
(3)交互媒体设计。
说明:
(1)每队参赛人数为1-3人,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。
(2)每位作者在本类中只能参与一件作品,无论作者排名如何。
(3)每位指导教师在本类全国决赛中,不能多于指导4件作品,每小类不能多于指导2件作品,无论指导教师的排名如何。
(4)凡符合此组内容的作品,均不得报入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或专业组或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组。
所有类别、所有小类的每一件作品均必须为作者原创,不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。和已发表、展出、获奖的作品雷同或相似的作品(包括作者前期的作品)均不得参赛。
无论何时,参赛作品一经发现如有涉及剽窃抄袭等违规行为,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。若已获奖,则取消该奖项。同时将在大赛官网上公布违规作品的作品号、作品名、作者与指导教师姓名,以及相关人员所在学校校名。
所有参赛作品必须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、法规以及道德规范,内容应该健康向上,符合民族文化传统。
四、参赛方法
1.报名
请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站(http://metc.huel.edu.cn/)的“资料下载”专栏中下载并将填写报名表,于2019年3月15日前发送到601713919@qq.com邮箱(宋双华老师邮箱),并扫描二维码加入“2019年(第四届)计算机设计大赛”微信群。
2.作品提交
(1)报到时须提交纸质正式报名表一份。
(2)3月15日下午(14:00-17:00)到综合实验楼B区307房间报到,各参赛队需要到答辩现场的演示机上安装自己的作品和讲解用的PPT文件。
3.决赛地点另行通知。
五、评审方法
1.评审采用“封闭式答辩”形式。每个作品时间为15分钟,分为选手陈述和评审老师提问两个环节。
2.陈述环节:选手可以通过PPT文件介绍自己的作品,也可以直接展示作品,时间不超过10分钟。
3.提问环节:评审老师提问,选手答辩,时间不超过5分钟。
4. 根据评审原则,进行评分。
六、联系方式
联系地点:综合实验楼B区-307房间
联 系 人:宋双华 荆宜青
联系电话:0371-86175690,18503886660,18503886605。
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
2018年12月29日
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处 2018年12月29日印发